進入秋季溫度開始下降,晝夜溫差也大,這對保育豬是一種考驗。保育豬生長速度快,料肉比低,但是自身調節(jié)能力也差,需要提供良好的環(huán)境溫度和飼養(yǎng)管理。
環(huán)境溫度
保育舍的溫度,一開始應保持在27℃-32℃,比斷奶時產(chǎn)房溫度要高些,降低斷奶給保育豬造成的應激,當豬適應后,溫度逐漸降到21℃。
及時通風保證空氣質量,二氧化碳的濃度低于0.3%,氨氣濃度低于0.26%,如果大于這個數(shù)值,豬容易發(fā)生呼吸道疾病。舍內的粉塵及時清掃一天兩次,先灑水再清掃。
飼養(yǎng)密度
斷奶仔豬進入保育舍時每頭豬占地面積為0.5平方米,但隨著仔豬長大,50日齡也成高密度飼養(yǎng),此時要進行一次分欄,把長勢不好的豬分出轉到另一空欄飼養(yǎng),對其進行特殊照顧,這樣既降低了飼養(yǎng)密度,也改善了群體均勻度。
做好免疫工作
豬瘟、偽狂犬和口蹄疫這三個疫苗在保育階段是必不可少的。豬瘟在55日齡左右進行二免;偽狂犬疫苗做過三天滴鼻的可以不免疫,如果是重疫區(qū)可在45日齡進行二免;口蹄疫疫苗在60-70日齡做首免,1月后二免。
料槽的設計與飼料的過渡
料槽的設計應該讓豬容易的吃到飼料,不能讓豬爬進料槽造成不必要的飼料浪費,避免被料槽卡住。
飼料的過渡應該循序漸進,轉舍第一周仍用教槽料,一周后開始換保育料,第一天替代25%,第二天替代50%,第三天替代75%,第四天全部替代。
做好預防保健工作
主要針對保育舍不穩(wěn)定的豬場,在保育舍里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消瘦、被毛粗亂和咳嗽等癥狀的豬。建議做好疫苗的同時也要添加藥物保健,建議添加中藥補中益氣散提高豬的免疫力,西藥恩諾沙星可以預防和控制副豬嗜血桿菌病及腸道的感染。
【來源: 中國豬網(wǎng)】